織物透濕量測試儀在使用前的檢查工作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詳細的檢查步驟:
1.外觀與結構檢查
完整性確認:仔細查看儀器整體外觀是否有明顯損壞、變形或裂縫,確保外殼無破損,各部件連接緊密且穩固。例如,檢查主箱體、控制柜等主要部分是否完好。
氣路系統排查:重點檢查氣路管道是否存在彎折、破損或漏氣現象。因為氣路的穩定性對于模擬實際穿著條件下的水汽擴散情況非常重要,任何泄漏都可能影響測試結果。同時,查看流量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等關鍵部件是否安裝到位。
電源適配性核實:確認電源接入符合儀器要求的規格,并確保接地保護措施到位,以保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儀器的正常運行。
線路穩定性測試:檢查所有電線連接是否牢固,避免因松動導致的接觸不良或短路等問題。特別是加熱元件相關的線路,要確保其絕緣良好,防止漏電風險。
3.參數設置預檢
環境參數匹配:根據測試標準和樣品特性,預先設定好合適的溫度、濕度和氣流速度等參數。一般來說,常規測試溫度為23℃±1℃,高溫高濕測試則為38℃±1℃;相對濕度需精確控制在50%RH±2%~90%RH±2%之間;氣流速度范圍多為0.02~0.3m/s或更高。這些參數的穩定性對保證水汽傳遞速率的穩定性至關重要。
程序模式選擇:通過彩色觸摸屏或專用界面輸入測試參數后,檢查智能化控制系統是否能實時顯示當前溫濕度值及剩余時間,并自動計算透濕率相關指標。用戶應根據樣品類型和測試目的合理選擇預設程序或自定義模式。
4.密封性檢驗
透濕杯密封核查:不同標準的透濕杯(如美標方形/圓形及國標型號)適用于厚薄各異的試樣,需按規范安裝并定期檢查其密封性。確保在測試過程中不會出現漏氣情況,否則會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
樣品固定裝置檢查:對于夾盤式、壓環式等不同類型的夾具,要嚴格按照操作說明正確安裝,保證樣品固定牢固且受力均勻,防止因樣品安裝不當導致的空氣泄漏。
5.織物透濕量測試儀校準與標定驗證
定期校準執行:為保證測量精度,建議定期對溫濕度傳感器、流量計等關鍵部件進行校準。可以使用標準物質或第三方計量工具驗證儀器的準確性。若校準結果偏差較大,需及時排查原因并進行調整。
標準織物標定:使用標準透氣率的校準織物對儀器進行標定,按照儀器說明書的校準流程操作,確保測量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6.環境條件評估
溫濕度穩定性監測:確保實驗室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在規定的范圍內,避免溫度波動和濕度過高或過低導致的數據偏差。例如,在潮濕環境中進行測試時,應適當調整加濕裝置以維持目標濕度水平。
通風與清潔狀況確認:實驗室應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確保測試區域的空氣循環順暢,避免水汽積聚。同時,環境需保持潔凈,減少灰塵、纖維碎屑等雜質對試樣表面的污染,以免堵塞儀器通道或改變材料的原有特性。此外,還要注意遠離強電磁場源,防止干擾信號影響傳感器精度和控制系統穩定性。
